“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
冬至过后,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此时正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在中医养生理念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显得尤为重要。
而陈皮作为一种常见且功效卓著的中药材,与其他食材搭配煮茶饮用,堪称冬日里的健脾良方,能够有效地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为身体储存能量,迎接新的一年。
1.陈皮:健脾理气之佳品
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其主要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甲基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缓解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等成分则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保护胃肠道黏膜,维持脾胃正常功能。
《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这充分说明了陈皮在调理脾胃方面的重要地位。
2.陈皮+山楂:消食健胃好搭档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山楂富含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 C 等成分,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脂肪类食物消化,尤其擅长消肉食积滞。
与陈皮搭配,陈皮的理气健脾作用可增强山楂的消食功效,同时缓解山楂的酸性对脾胃的刺激。二者煮茶饮用,对于冬至后因饮食相对丰盛而导致的食积不化、胃脘胀满等情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制作方法:取陈皮 6 克、山楂 10 克,洗净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焖泡 10 - 15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3.陈皮+红枣:健脾养血双受益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红枣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以及铁等微量元素,能补充人体气血,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与陈皮搭配,陈皮的理气作用可防止红枣的滋腻之性阻碍脾胃气机,使补而不滞。二者煮茶饮用,既能健脾开胃,又能补益气血,适合冬至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脾胃虚弱的人群。
制作方法:取陈皮 5 克、红枣 5 - 6 颗(去核),将红枣掰开后与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 15 - 20 分钟,取汁饮用。可每日饮用 1 - 2 次。
4.陈皮+党参:健脾益气功效强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党参含有党参多糖、党参苷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症状。
与陈皮配伍,陈皮可行气理气,使党参补而不壅,更好地发挥健脾益气的作用。二者煮茶饮用,对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倦怠乏力等情况有显著的调理效果。
制作方法:取陈皮 3 克、党参 10 克,将党参切段后与陈皮一同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焖泡 20 - 30 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5.陈皮+茯苓:健脾祛湿相得益彰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茯苓中的茯苓多糖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水液代谢,健脾助运,祛除体内湿气。
与陈皮搭配,陈皮的燥湿化痰作用与茯苓的祛湿功效相辅相成,同时陈皮的理气功能有助于茯苓健脾作用的发挥,二者煮茶饮用,可有效改善冬至后因寒湿之邪侵袭或脾失健运导致的湿气内生、肢体困重、食欲不振等问题。
制作方法:取陈皮 5 克、茯苓 10 克,将二者研碎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也可将其煮水后饮用,效果更佳。
饮用小贴士
1. 饮用时间:这些陈皮搭配的茶饮宜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饮用,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胃肠道。
2. 适用人群:大多数人都适合饮用,但孕妇、胃酸过多者、热病患者等人群在饮用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饮用。
3. 饮食搭配:饮用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茶饮的健脾功效。
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选择陈皮与不同食材搭配煮茶饮用,既能健脾理气、消食化积,又能养血安神、祛湿化痰。
通过日常茶饮的方式,对脾胃进行温和而有效的调理,为身体补充气血,增强抵抗力,让我们安然度过寒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年。
不妨在这个冬天,泡上一杯陈皮养生茶,开启健康养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