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亦如茶APP
即刻开启您的茶社交之旅,在方寸屏幕间,遇见千年茶韵与现代生活的完美交融。
茶友圈 茶道知识库 茶艺师 茶企茶商茶馆 茶叶商城

盛文斌:退伍不褪色,用一片叶子富裕八方百姓

茶叶资讯 名企名人 2024-10-06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新昌县深入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大力推进“3431”计划,加快探索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昌路径。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陆续选登若干典型人物,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激励“三农”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退伍不褪色

用一片叶子富裕八方百姓

如果说“一代”是草莽江湖里拼出的“英雄”,那么“二代”,在走什么样的路呢?当出离了那些被外界赋予的意义,“二代”不能简单地归为继承家族产业,更是一种对产业的改革与提升,“茶二代”更是如此。

盛文斌,1987年出生于新昌县回山镇新市场村宅后王村,是地地道道的新昌“茶二代”。3岁那年,他便跟随长辈们在茶山行走,小小的个头不时踮起脚、努力模仿着大人们的样子劳作。5岁时,他开始学采茶,一捻、一掰,要花好大力气才能把茶叶摘下来,一张小脸常常憋得通红,要强的盛文斌每天都要求自己完成给自己制定的当天采摘目标。就这样,童年的时光大都流淌在茶园间。六年级时,盛文斌已经可以自己手工制茶、卖茶了。这也为他后来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退伍返乡 从事茶苗产业

2006年,19岁的盛文斌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部队五年,他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二枚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在这期间也成为共产党员,部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刻苦专研的可贵品质。2011年12月他选择退役返乡,因从小受到茶乡茶业的熏陶,父亲又是当地繁育良种茶苗的带头人,当他了解到发展良种茶苗不但能使茶农致富,推动新昌茶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西南部正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从而还能服务于全国各地茶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城市工作,立志返乡创业,并于2011年年底正式走上了茶树良种繁育与营销事业。

创新技术 坚持高品质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接触良种茶苗繁育的盛文斌既不懂业务也欠缺技术,完全是个“门外汉”。他凭着在部队里养成的刻苦专研精神,勤奋好学,先后跟随父亲、全县的育苗能手学习,积极参加各类茶技研修班,常常往返于育苗实践基地和省城中茶所,不断积累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学习能力极强的盛文斌成了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行家。他只要到苗圃里看一眼,就能发现问题,辨别茶苗的品种及好坏。

掌握了技术、熟悉了业务之后,自然就发现了问题与短板所在。盛文斌在不断深入研究后发现,20世纪90年代新昌良种茶苗发展迅猛,供不应求,但2005年后育苗质量开始下降,外地对新昌茶苗信誉度下降,茶苗也由畅销转滞,茶价更是跌至5分钱一株也无人问津,育苗户不仅无利可得还要亏本。到2010年全县育苗从1亿多株降至不足5000万株,盛文斌究其原因,主因出在茶苗的质量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盛文斌坚定的认为良种茶苗必须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点带面,从组织合作社入手。

2012年5月,由盛文斌发起的新昌县科农茶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盛文斌不断引进新品种,统一扦插规格与技术标准,要求社员必须做到品种纯、长势好、无病虫等硬性条件。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新昌茶苗在外地茶农中普遍反映“长势好、品种纯、成活高、成园快”,从那以后茶苗销势由滞转畅、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合作社成员也从5户增长到50多户,盛文斌本着“适销对路”的原则,合作社已有“中茶111”“中茶125”“紫娟”等茶苗良种100多个,以满足不同茶区所需。

2014年,盛文斌成为中国茶叶学会的团体会员,与茶科所签订委托育苗协议书,合作社也成为国家茶科所的育苗基地。期间,他带着合作社社员们申报国家等级品种“天姥金叶1号”“天姥金叶2号”“天姥金叶3号”;申报发明专利“开沟施肥机”等6项。在盛文斌的带领下,良种茶苗已成了新昌茶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

网络助力 创新营销模式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互联网这个新时代的指引下,盛文斌想利用网络平台,开辟线上营销新模式。可当他告诉父亲一年的推广费用要20多万元时,父亲表示了反对。和茶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父亲认为,种茶、采茶的人都是农民,在网上卖不了茶苗。但盛文斌觉得农产品“触网”是大势所趋,他一定要试试。

后来,盛文斌悉心钻研茶叶网络营销技巧,将新昌茶苗的信息辐射至全国各地,不少新客户自发前来。在“十三五”期间,合作社繁育的茶苗辐射全国27个省(市)、405个县,茶苗销售共9亿余株。2012年5月,合作社网络销售额已超过400万元。尝到甜头后,盛文斌乘胜追击,在后面的几年里充分利用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手段不断宣传。在他的网店里,满是各地茶农留下的好评:“茶苗很漂亮,老板服务态度很好”“店主热情耐心,茶苗货真价实”等等。儿子的成功,也让最初不同意网络销售的父亲心服口服。

爱心扶贫 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致富不忘感恩,多年来盛文斌一直走在慈善公益的路上。他服务于全国茶区产业发展,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茶苗捐赠、茶叶制作等扶持。近年来,他帮扶中西部发展茶叶种植面积30多万亩,直接或间接带动省外贫困地区就业人数超400万人次。还为山东、山西等20多个省份免费提供种植技术、管理和制茶技术的培训。

从2016年起,他每年坚持走访慰问百岁老人,慰问抗战老兵、武警官兵,给学校捐赠物资、设立奖学金。新冠疫情期间多次捐款捐物。2021年4月,盛文斌向新昌技师学院捐助建立茶叶专业实训基地,还作为顾问和院聘指导教师,推荐院校茶艺与茶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指导学院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发展。

富民强县 助力乡村振兴

抓住文旅融合契机,助力乡村振兴。盛文斌成立了新昌向天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天姥金叶”“天姥茶院”“天姥茶博园”等商标。他决心走出一条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创办研究所、茶博园、创业培训基地等等。

近日,盛文斌按照新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结合浙江省级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县重大项目,落地东茗乡金山村,全身心投入茶产业数字化建设中,历时两个月,制定完成了《大佛龙井育苗环节数字化示范项目建设方案》,并被纳入省级试点项目,项目建成后,育苗将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度、递增式发展,有效提高茶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乡村振兴,带民致富。创业13年来,盛文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一名退役军人不怕苦不怕难的优秀品质,他不仅自己创业致富,还带领乡亲们致富,为新昌茶苗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盛文斌突出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盛文斌先后荣获了“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称号、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浙江青年创业奖”、浙江工匠、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等多项国家省市县级荣誉。2021年盛文斌带领团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荣获全国金奖,盛文斌认为自己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要归功于党的教育、部队的培养、政府的支持和社员的共同努力。今后将加倍努力,团结广大社员与全县同仁,让新昌县茶苗产业不断健康发展,走向世界。

资讯 名企名人
此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