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亦如茶APP
即刻开启您的茶社交之旅,在方寸屏幕间,遇见千年茶韵与现代生活的完美交融。
茶友圈 茶道知识库 茶艺师 茶企茶商茶馆 茶叶商城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金寨大湾村:茶香满山迎客来

茶叶资讯 行业新闻 2025-04-16

央广网六安4月16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安徽金寨县大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800米以上,是“六安瓜片”重要产区。4月15日,春日明媚阳光里的大湾村茶园青翠,民宿错落,游客络绎不绝。“现在大湾村没有闲人,各家各户都在忙碌、奋斗。”山头上,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告诉记者。

大湾村春日风光。(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浩 摄)

茶旅融合产业兴旺

大湾村的变化始于九年前。过去,这里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村民收入微薄。近年来,村里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旅游+”的致富新路。

何家枝说,茶是大湾村的传统产业,如今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村里通过科学种植、品牌打造,使茶叶品质不断提升,销路越来越广。同时,村里还积极发展民宿经济,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

陈德芳是大湾村最早发展茶产业的农户之一,之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打零工。后来村里引进了大型茶企业,对陈德芳等茶农进行了培训,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

“以前种茶比较粗放,通过对茶园改造和种植技能培训,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提高。”陈德芳告诉记者,今年他的5亩茶田正在采摘中,随着游客量增多,今年销量很乐观。

大湾村丰富的农特产品。(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浩 摄)

文化传承 留住乡愁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湾村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展览馆的建立,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农耕历史。村里的老宅、古树、传统手工艺等,都成为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今年76岁的村民陈泽申,他的老宅曾是脱贫攻坚座谈会的会址,如今已成为村里的重要文化地标。这座小院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承载着村民们的集体记忆。

陈泽申的老宅小院。(央广网见习记者 刘浩 摄)

“这里每天来访的人很多,我向他们介绍大湾村的变化,推介当地的农副产品。”陈泽申在老宅还经营一个小卖部,售卖金寨县当地的农特产品,有茶树菇、香薯干等,一年有3万至4万元的收入。他说,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陈泽申接受采访。(央广网见习记者刘浩摄)

如今的大湾村,已建成标准茶园5000亩、年收益1500万元,每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益7000万元。同时,全村还有54户群众发展了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旅游民宿等相关产业,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长。

“村里将继续深化‘旅游+产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让大湾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对于未来,何家枝信心满满。

资讯 行业新闻
此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返回列表